民事案件按撤诉处理有哪些情形?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案件,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法院会按撤诉处理。我担心自己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导致这种结果,想了解具体都有哪些情形会让法院作出按撤诉处理的决定,好提前规避这些情况。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按撤诉处理是指虽然当事人没有主动提出撤诉申请,但是由于其特定的行为,法院按照撤诉来对待,终结诉讼程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首先,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传票是法院通知当事人出庭的正式法律文件,原告接到传票后,就有义务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却不来,或者在庭审过程中没有经过法庭允许就离开,法院就可以按照撤诉来处理。这一规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其次,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经人民法院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按撤诉处理。案件受理费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应向人民法院交纳的一定费用。原告提起诉讼时,一般需要先预交这笔费用。如果不按照规定预交,又没有获得减、缓、免的批准,法院会认为原告没有继续诉讼的诚意,从而按撤诉处理。 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按撤诉处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民事诉讼活动,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接到传票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法院也会按撤诉处理。这同样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