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对抵消是如何规定的?
我在经济往来中遇到了一些债务情况,想了解能不能把我对别人的债务和别人对我的债务相互抵消。不太清楚2024年《民法典》里关于抵消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抵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具体该怎么操作。
展开


在法律领域,抵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而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在2024年施行的《民法典》中,对抵消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是法定抵消。《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通俗来讲,如果双方互负的债务,像都是金钱债务或者同种类货物的债务,并且都已经到了该还钱或者交付货物的时间,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提出抵消。不过有一些情况是不能抵消的,比如基于特定身份关系产生的债务,像抚养费、赡养费,或者当事人约定不能抵消的债务等。而且要进行法定抵消,需要通知对方,这个通知一旦到达对方,抵消就生效了,并且不能在通知里附加条件或者期限。 其次是约定抵消。《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这意味着即使双方的债务标的物不一样,比如一方欠的是金钱,另一方欠的是货物,只要双方商量好了,也可以进行抵消。这种约定抵消给予了当事人更多的自主空间,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总的来说,《民法典》对抵消的规定既考虑了交易的便捷性,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涉及到债务抵消的情况,当事人需要仔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