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原则有哪些规定?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听说有不告不理原则,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这个原则在实际的民事诉讼中是如何体现的,有哪些具体规定,它对我这个案子会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
  • #不告不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里,“不告不理”原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准则。通俗来讲,它的意思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诉求,法院不会主动去处理相关的纠纷。打个比方,就好像商店里的商品,顾客不主动去挑选购买,商家是不会强行卖给顾客的。 从法律概念角度看,这一原则明确了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是由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来决定的。法院只能在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内进行审理和裁判,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例如,甲起诉乙归还借款一万元,法院就只会围绕这一万元借款的事情进行审理,不会去主动审查甲乙之间其他的经济往来,除非甲另外提出相关诉求。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直接用“不告不理”这样的表述,但在相关条文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比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这就要求当事人要清楚地向法院表明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只有当事人提出了具体的诉求,法院才会启动相应的审理程序。 在实际的民事诉讼过程中,“不告不理”原则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在起诉阶段,当事人决定是否启动诉讼程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如果当事人觉得纠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比如协商、调解等,就可以不向法院起诉。一旦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就会根据当事人的诉求进行立案。 在审理阶段,法院会严格按照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调查和审理。不会主动去审查一些与当事人诉求无关的事实。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只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就不会去主动审查合同的效力问题,除非当事人提出了关于合同效力的诉求。 在裁判阶段,法院作出的判决也必须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相呼应。法院不能作出超出当事人请求范围的判决。比如当事人只要求赔偿损失一万元,法院就不能判决对方赔偿两万元。 “不告不理”原则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处分权,让当事人能够自主决定是否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以及诉讼的范围。这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得法院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处理民事案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