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示后入职流程是怎样的?


公务员公示后入职流程一般如下: 首先是录用审批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只有审批通过,才可以顺利进入后续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招录机关要把拟录用人员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或者审批,让上级知道并认可这个录用决定。 然后是调取档案。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录取单位会向学校发放调档函,毕业生持报到证在规定时间报到;如果是社会人员,通常需要按照单位要求,自行将档案转到指定地点。档案是记录个人经历、政治思想等重要信息的文件,对公务员录用很重要,所以要确保档案顺利转到合适的地方。 接着领取录用通知书。一般公示期没问题的,官网会发布《公务员录用通知书》的相关公告,考生根据该公告,持本人身份证和笔试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点去领取;有些单位,可能并不会在官网发布,而是由招考单位自行联系拟录用人员,通过电话或者其他通讯工具,沟通领取录用通知书相关事宜。录用通知书就像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入场券”,收到它就意味着被正式录用了。 再之后是报到入职。领取到了录用通知书后,考生要用该通知书去调档,补齐档案,再根据录取通知书和单位开具的相关文件,去人社局领取报到证明,再将该证明送到单位。之后等待单位告知具体上岗时间。一般新公务员会有一段时间的初任培训,初任培训结业后,就是一年的试用期了。 一般是公示期满之后10 - 20个工作日入职,但具体还是要以招考单位的入职时间要求为准。 相关概念: 拟录用人员:就是经过考试、体检、政审等环节后,初步被确定要录用的人员,但还需要经过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是否录用。 录用审批: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对录用情况进行审核、备案或批准的程序。 调档函:是人事工作术语,是接收单位向转出单位开具的调阅人事档案的函件。 初任培训: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工作职责、熟悉工作流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