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征收率是在纳税人因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不能提供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等资料的条件下,由税务机关经调查核定,按与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相关的其他数据计算应纳税额的比例。并且执行征收率的单位,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不同情形下征收率的计算公式不同: - 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的征收率计税:法定征收率计税公式为,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3%),应纳税额 = 销售额×3%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含税销售额为103元,那么销售额 = 103÷(1 + 3%) = 100元,应纳税额 = 100×3% = 3元。 - 小规模纳税人减按2%征收率征收计税公式: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3%) ,应纳税额 = 销售额×2%。假设含税销售额同样是103元,销售额 = 103÷(1 + 3%) = 100元,应纳税额 = 100×2% = 2元 。 - 5%征收率: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建房屋,应纳税额 = 含税售价÷(1 + 5%)×5% 。 - 适用5%并减按1.5%:如个人出租住房,应纳税额 = 含税租金÷(1 + 5%)×1.5% 。 - 减按0.5%:从事二手车交易的纳税人销售外购的二手车,应纳税额 = 含税租金÷(1 + 0.5%)×0.5%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这确保了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依法依规进行,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 相关概念: 征收率:在特定条件下,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比例。 含税销售额:包含了应纳税额的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去除了应纳税额后的销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