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告不举证会有什么后果?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我是原告。现在感觉被告那边态度消极,好像不打算举证。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对被告会有啥影响,会不会对我这边有好处呢?想了解下被告不举证具体会有什么后果。
展开 view-more
  • #被告举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举证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被告不举证,可能会面临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在民事诉讼中,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不过,被告在某些情况下也负有举证责任。如果被告对自己提出的反驳主张或者抗辩理由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那么法院就难以认定被告所主张的事实是真实存在的。例如,原告起诉被告借款未还并出示了借条,被告称已经还款,但却不提供还款的转账记录、收条等证据,法院就很难采信被告已经还款的说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里的当事人既包括原告也包括被告。当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在刑事诉讼中,虽然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一般由公诉机关承担,但如果被告提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抗辩事由,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被告不举证,其抗辩主张可能不被法院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如果被告不举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被告不举证会被认定其作出的行政行为没有合法依据,可能会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