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审理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建设工程合同审理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方法与技巧。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在证据审查方面。证据是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关键。法官需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对于书证,比如合同文本、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签证等,要核实其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存在篡改、伪造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在建设工程合同审理中,书证往往是最重要的证据类型。对于证人证言,要考虑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证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如果证人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其证言的证明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合同条款解释方法。建设工程合同通常条款众多且复杂,当合同条款出现歧义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解释。一般遵循文义解释原则,即按照合同条款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如果字面意思不明确,还可以采用体系解释原则,将合同条款放在整个合同体系中进行理解。此外,还可以参考交易习惯、行业惯例等。例如,在确定工程价款的计算方式时,如果合同条款不明确,可以参考当地同类型工程的计价标准。 再者,工程质量鉴定的运用。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当双方对工程质量存在争议时,需要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的选择要遵循法定程序,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但需要有合理的理由。 另外,工期认定技巧。工期是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理过程中,要准确认定工期是否延误以及延误的责任归属。需要考虑不可抗力、设计变更、发包方原因等因素对工期的影响。如果是发包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承包方有权要求顺延工期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最后,违约责任的判定。当一方违反建设工程合同约定时,需要判定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要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确定违约责任的方式和范围。常见的违约责任方式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违约金的数额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总之,建设工程合同审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