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有人编造并传播了一些虚假的恐怖信息,这种行为构成犯罪的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我有点担心自己或者身边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触及到这方面的法律问题,所以想弄清楚具体的犯罪构成。
展开 view-more
  • #虚假恐怖信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下面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其犯罪构成。 首先是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这意味着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无论是普通公民、公职人员还是其他身份的人,只要实施了符合该罪构成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是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编造或者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却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是因为疏忽或者误解而传播了虚假信息,并非故意为之,一般不构成此罪。比如,有人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恐怖消息后,没有进行核实就匆忙传播,但他主观上并不知道这是虚假的,就不符合该罪主观故意的要件。 然后是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包括社会公共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虚假恐怖信息的传播会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编造商场即将发生爆炸的虚假信息并传播,会导致商场内人员恐慌,影响商场的正常经营,破坏社会的公共秩序。 最后是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编造”是指无中生有地虚构恐怖信息;“传播”是指将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向他人扩散。而且这种行为必须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严重后果”,通常是指因虚假恐怖信息的传播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等情况。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的要件,才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保持理性和谨慎,不随意编造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恐怖信息,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