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赔偿标准提高后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赔偿是指司法机关错拘、错捕、错判而引起的国家赔偿。当公民的人身自由或生命健康因司法机关的错误行为受到侵害时,他们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刑事赔偿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刑事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明确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这意味着,当公民被错误拘留、逮捕或判刑而失去人身自由时,每被限制自由一天,就可以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获得相应的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来确定具体的日赔偿标准。以最新的规定为例,假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X元,一年按365天计算,那么日平均工资就是X÷365元,这就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时每日的赔偿金标准。相比之前,随着平均工资的增长,赔偿标准自然也会提高。 在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方面,赔偿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刑事赔偿标准的提高,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视和保护。对于那些因司法机关错误行为而遭受损害的公民来说,能够获得更合理的赔偿,有助于弥补他们所受到的损失,恢复其合法权益。同时,这也对司法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更加谨慎、公正地行使职权,减少错拘、错捕、错判等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