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过失犯罪有哪些规定?
我想知道在刑法里,对于过失犯罪是怎么规定的。我不太清楚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有啥区别,也不知道过失犯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比如不小心造成了一些危害后果,这种情况算过失犯罪吗,会有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过失犯罪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过失犯罪就是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与故意犯罪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中,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对过失犯罪作出了明确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过失行为都会被认定为犯罪,只有当法律明确规定这种过失行为构成犯罪时,才会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例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就是一种常见的过失犯罪。该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行为人往往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违反了交通法规,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另外,《刑法》分则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过失犯罪,如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等。这些罪名都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并且造成了相应的危害后果。 总之,过失犯罪在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界限。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行事,避免因为疏忽或者过于自信而触犯法律。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