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单位犯罪,指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了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下面来详细介绍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 首先,主体方面,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的单位不仅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其次,主观方面,单位犯罪通常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单位犯罪体现的是单位的意志,这种意志可以通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表现出来。如果仅仅是单位中的个别成员为了个人私利实施犯罪,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再者,行为方面,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行为。单位犯罪行为与单位的业务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单位领导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这就可能构成单位犯罪。 最后,法律规定方面,单位犯罪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有当刑法明确规定某一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时,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比如刑法规定了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等罪名,对于符合这些罪名构成要件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总之,认定单位犯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主观方面、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等多个因素,只有同时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准确认定单位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