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中法律责任规定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完善?

我在做环保相关的工作,发现现行环境保护法在实施过程中好像有些法律责任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违规后处罚力度感觉不太够,有些责任界定也不太清晰。我想了解下现行环境保护法中法律责任规定具体有哪些不足,又该怎么去完善这些规定呢?
展开 view-more
  • #环保法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然而,当前法律责任规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立法层面来看,部分规定存在模糊性。例如,对于某些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像在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新兴环境问题上,法律条文对其具体的界定和衡量标准缺乏详细规定,使得执法人员在判断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时存在困难。这种模糊性容易引发执法的不确定性,也给违法者留下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在处罚力度方面,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处罚相对较轻。一些企业的违法成本远低于其治理污染或遵守环保规定的成本,导致部分企业宁愿选择违法,也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比如,一些小型污染企业在被查出违规排放污染物后,面临的罚款数额相对其因违法排放而节省的成本微不足道,这使得法律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责任追究机制也存在缺陷。在环境违法行为发生后,有时难以准确确定责任主体。特别是在涉及多个企业共同造成污染的情况下,各企业之间可能相互推诿责任,导致无法有效地追究违法者的责任。此外,对于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监管中的失职行为,责任追究机制也不够健全,容易出现监管不力却无人担责的情况。 为了完善现行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规定,首先要细化法律条文。对于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构成要件等进行明确规定,特别是针对新兴的环境问题,如电子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使执法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违法行为。 加大处罚力度也是关键。可以提高罚款数额,使其与企业的违法所得和造成的环境损害相匹配。同时,引入刑事处罚机制,对于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也不容忽视。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污染者的赔偿责任,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政府部门监管责任的追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政府部门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这为完善法律责任规定提供了指导思想。我们应当依据这些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规定,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