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自首的定义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呢?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到自首有不同类型,其中准自首不太明白。想知道准自首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和一般自首有啥区别,它在量刑时又有哪些影响。
展开


准自首,是自首的一种特殊情形。通俗来讲,就是犯罪分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或者在服刑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从法律条文来看,依据我国《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这里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比如,犯罪嫌疑人甲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后,又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之前的抢劫罪行,这种情况就属于准自首。 与一般自首相比,一般自首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准自首是在特定的受限状态下如实交代其他罪行。 在量刑方面,对于准自首的犯罪分子,同样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犯罪分子主动交代罪行、积极配合司法工作的一种鼓励和引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