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的定义及处罚是怎样的?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恶意编造虚假信息诋毁他人,这种情况是不是构成诽谤罪呢?我想了解一下诽谤罪具体是怎么定义的,还有如果构成诽谤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解答解答。
展开


诽谤罪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听闻,但很多人却不太清楚其确切含义和法律后果的罪名。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诽谤罪的定义及处罚。 首先,来了解一下诽谤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故意编出一些假的事情,然后到处去说,让别人的名声受到损害,而且这种行为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这里的“故意”很重要,如果是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传播了不实信息,但不是故意的,那就不构成诽谤罪。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情节严重”呢?一般来说,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等情形,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接下来看看诽谤罪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诽谤罪一般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需要被害人自己到法院去起诉,法院才会处理。但是,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比如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损害了国家形象等,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主动介入,按照公诉程序处理。 总之,诽谤他人不仅会损害他人的名誉和尊严,还可能触犯法律,面临刑事处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名誉权,谨言慎行,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