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定义标准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过失犯罪是怎么界定的。最近听到有人说犯了过失犯罪,我就很好奇,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过失犯罪呢?它的定义标准包含哪些方面呀?我想了解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展开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简单来说,过失犯罪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就是行为人本来应该能预见到自己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但由于粗心大意,根本就没去想会有这样的后果。比如,仓库管理员在下班时,本应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关闭,但他疏忽了,结果电器短路引发火灾,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某些客观条件,觉得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司机明知道车辆刹车有点问题,但他觉得自己技术好,短距离行驶不会出事,结果在行驶过程中因刹车失灵发生了事故,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就表明,不是所有的过失行为都会构成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