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和举报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弄清楚投诉和举报这两个行为到底有啥不一样。有时候遇到问题,不知道该选择投诉还是举报。比如在消费中权益受损,或者发现违法犯罪行为,不清楚这两种情况分别该用哪种方式解决,所以想了解下它们的区别。
展开


投诉和举报是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问题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的两种常见方式,但它们在概念、目的、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投诉是指消费者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因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问题并维护自身权益。而举报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或者法律法规的实施。 从目的来看,投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消费者购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向商家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希望能够退换商品、获得赔偿等。举报的目的则侧重于让有关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比如,发现某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向税务部门举报,促使税务部门对该企业进行调查和处理。 从主体方面,投诉人通常是与事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就像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当自身权益受损时,消费者就是投诉的主体。而举报人可以是与事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要发现了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投诉权利和途径。该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同时,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对举报行为进行了规范和保障,鼓励公众参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