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递延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递延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这两个概念很迷糊。不知道它们在计算、缴纳时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方面到底有啥不一样,想了解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以便准确处理税务问题。
展开 view-more
  • #所得税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递延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根据当期的应税所得,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出来的当期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而递延所得税则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在确认收入、费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进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从计算方式来看,当期所得税的计算相对直接,它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到的。例如,企业的某些费用在会计上可以全额扣除,但税法规定只能部分扣除,这就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则较为复杂,它是由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变动来确定的。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则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缴纳时间方面,当期所得税是企业当期就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是实实在在当期发生的现金流出。而递延所得税并不涉及实际的税款缴纳,它只是一种会计上的调整,反映的是未来期间税款的影响。也就是说,递延所得税所涉及的税款在未来某个时期才会真正缴纳或者抵减。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当期所得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进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而递延所得税不仅会影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还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它会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准确地反映其未来的纳税义务或纳税利益。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缴纳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在计算当期所得税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则对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等进行了规范,企业需要按照该准则的要求进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