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保案号和执行案号有什么区别?
我在和别人的经济纠纷里涉及到了法院执行相关的事情,收到了文件,上面分别有执保案号和执行案号。我不太清楚这两个案号到底代表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想了解下具体的区别。
展开


执保案号和执行案号是在司法执行程序中两个不同的概念。 执保案号对应的是执行保全案件。执行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顺利执行,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这些措施就像是给财产上了一道“保险锁”,防止被申请人在案件执行期间转移、隐匿财产,确保申请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执保案件的启动往往是在执行程序开始前或者执行过程中,当申请人发现被申请人有转移财产等可能影响执行的行为时就可以申请。 执行案号则是针对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案件。当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时法院会立案并赋予一个执行案号。执行案件的目的是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比如还钱、交付物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执行案件通常是在法律文书生效且一方拒不履行之后才会正式启动。 总的来说,执保案号对应的执行保全是为执行案件做准备,防止财产流失,保障执行的顺利进行;而执行案号对应的执行案件则是直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两者在目的、程序和时间节点上都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