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的继承和赠与财产有什么区别?


夫妻财产的继承和赠与财产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夫妻财产继承是指在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或其他法定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取得死者遗留的夫妻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的行为。而赠与财产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 在财产的归属确定方面,夫妻财产继承中,要先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当一方死亡时,先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而赠与财产,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的,若赠与人明确表示只赠与夫妻一方,那么该财产就属于受赠方的个人财产;若没有明确表示,则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发生的时间上,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开始的。比如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和其他继承人才能开始继承财产。而赠与可以在赠与人有生之年的任何时间进行,赠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将财产赠与他人。 从权利的取得方式来看,继承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亲属关系或者被继承人的遗嘱而取得财产权利。法定继承按照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顺序来继承。遗嘱继承则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内容来分配财产。而赠与是基于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赠与合同,赠与人自愿将财产给予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在手续办理方面,继承财产通常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如办理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遗产继承公证等。之后,才能到相关部门办理财产的过户登记手续。而赠与财产,赠与人与受赠人需要签订赠与合同,有的情况下也需要办理公证手续,然后同样要到相关部门办理财产的过户登记。 总之,夫妻财产继承和赠与财产在概念、财产归属、发生时间、权利取得方式以及手续办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相关的财产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