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同意离婚但财产有纠纷该怎么办?


当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然而在财产方面存在纠纷时,这是许多离婚案件中常见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处理途径和依据。 首先,可以尝试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最平和、最经济的方式。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的分割进行友好的沟通和协商,根据双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达成一致的分割方案。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了双方的意愿,避免了繁琐的法律程序和高昂的诉讼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表明法律是鼓励夫妻双方先通过协商来处理财产问题的。 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会对这些共同财产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 在分割财产时,法院会遵循一定的原则。除了上述提到的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外,还会考虑财产的来源、双方的贡献大小等因素。例如,如果一方在购房时支付了大部分的房款,或者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等,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予以适当的考虑。 此外,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当双方同意离婚但财产有纠纷时,协商解决是首选,如果协商不成,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