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履行告知义务后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履行告知义务是保障患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重要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在履行告知义务后就完全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医生的告知义务,简单来说,就是医生要把患者的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每种方案的利弊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信息,清楚明白地告诉患者或者其家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或者开展临床试验等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在患者处于昏迷等无法自主作出决定的状态或者病情不宜向患者说明等情形下,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虽然医生履行了告知义务,但如果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依然要承担法律责任。医疗过错是指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者用药错误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即便医生告知了患者相关情况,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并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医疗机构还是要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医生履行告知义务的方式不符合法律要求,也可能要承担责任。比如,告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或者没有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书面同意等。即使医生进行了告知,但告知不充分,没有让患者真正理解相关信息,也不能免除其可能的法律责任。 医生履行告知义务只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免除所有法律责任的挡箭牌。判断医生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告知义务的履行是否符合规定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