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家长需要赔钱吗?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最近因为一些事犯了罪。我很担心,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作为家长要不要赔钱。我不太懂法律,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未成年犯罪后家长是否有赔钱的责任,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未成年犯罪家长是否需要赔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其民事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而民事赔偿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等,给他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如果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就涉及到民事赔偿问题。因为未成年人大多没有独立的财产和经济来源,所以其家长作为监护人,通常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例如,未成年人实施了盗窃行为,盗窃的财物应当返还给被害人;如果财物已被损坏无法返还,那么就需要进行赔偿。再比如,未成年人伤害他人身体,导致被害人住院治疗,产生了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家长就需要承担这些赔偿费用。 不过,如果未成年人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比如接受赠与、继承等获得的财产,那么首先用其本人财产支付赔偿费用。只有在本人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赔偿费用时,不足的部分才由家长承担。并且,如果家长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比如平时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教育、管理,在事发时也采取了合理的防范措施等,法院在判决赔偿责任时,可能会适当减轻家长的赔偿责任。 总之,一般情况下未成年犯罪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家长需要承担赔钱的责任,但会根据具体情形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