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报销的是扣除医保的部分吗?


在探讨商业保险报销是否是扣除医保的部分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商业保险和医保的基本概念。医保,也就是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它具有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最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而商业保险则是由保险公司经营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它可以作为医保的补充,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高额度的保障。 一般情况下,商业保险的报销规则会因保险合同的约定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商业保险产品确实是在扣除医保报销部分后,对剩余的合理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这种报销方式通常被称为“补充报销”,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保险人通过保险获得超过实际医疗费用的赔偿,防止不当得利。例如,某人因病产生了10万元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了6万元,那么在补充报销型的商业保险中,保险公司可能会对剩下的4万元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进行报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这表明,商业保险的报销是基于保险合同约定的。所以,在购买商业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明确其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以及是否需要先扣除医保报销部分等关键信息。 也有部分商业保险产品,并不要求先扣除医保报销部分,而是在被保险人发生符合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后,按照约定的金额或比例直接进行赔付,这种赔付方式与医保是否报销无关。比如一些重疾险,只要被保险人被确诊患有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给付约定的保险金,不会考虑医保是否已经报销了相关费用。 综上所述,商业保险报销是否是扣除医保的部分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取决于保险合同的具体约定。投保人在购买商业保险时,应充分了解保险条款,以便在需要报销时能够清楚知道自己可以获得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