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我想了解一下,在诈骗罪的情况里,会不会有犯罪预备阶段呢?比如说有人计划着要去诈骗别人,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还没开始实施诈骗行为,这算犯罪预备吗?我不太清楚诈骗罪在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诈骗罪是存在犯罪预备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犯罪人在正式实施犯罪之前,为了让犯罪能够顺利进行,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作案工具、踩点、拟定犯罪计划等。这就好比一个人打算抢劫银行,他提前去银行周围观察环境、准备好作案用的武器等,这些行为就属于犯罪预备。 对于诈骗罪而言,同样存在犯罪预备阶段。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当行为人开始为了实施诈骗而进行准备时,就可能进入了犯罪预备阶段。例如,行为人伪造虚假的身份信息、制作虚假的合同等,这些都是为了后续实施诈骗行为而做的准备,属于犯罪预备。 从法律依据上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表明,犯罪预备在刑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诈骗罪的犯罪预备也受此条款的约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的犯罪预备,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比如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否明确,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准备行为与诈骗行为之间是否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等。 综上所述,诈骗罪是存在犯罪预备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罪犯罪预备的认定和处理,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