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逃税罪的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则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简单来说,只要是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可能成为逃税罪的主体。比如,公司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就是纳税人;而公司在发放员工工资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此时公司就是扣缴义务人。 主观要件:逃税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缴纳应缴税款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是故意采取一些手段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如果是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少缴税款,一般不构成逃税罪。例如,企业会计因为粗心算错了税款金额,这就不属于故意逃税行为。 客体要件: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通过税收征管制度来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逃税行为破坏了这种制度,使得国家无法足额征收税款,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客观要件: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法律会根据不同情况有具体的标准。比如,有些地方规定,逃税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