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挪用公款罪在何时能转化为贪污?

我朋友之前因为一些事挪用了公款,现在情况有点复杂,我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他这个挪用公款的行为会转化成贪污罪。我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挪用公款罪转化为贪污罪的具体情形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挪用转贪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挪用公款罪何时能转化为贪污之前,我们先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两个罪名的基本概念。挪用公款罪,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而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存在明显区别。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只是暂时非法使用公款,主观上具有归还的意图;而贪污罪的行为人则是永久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主观上没有归还的打算。 那么,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化为贪污罪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这是因为行为人携带公款潜逃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不再打算归还公款。 二是行为人挪用公款后采取虚假发票平账、销毁有关账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已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通过掩盖挪用公款的痕迹,使得公款在单位账目上无法正常体现,实际上是将公款据为己有,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三是截取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这同样是行为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公款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且不打算归还,体现了其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故意,应认定为贪污罪。 四是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挪用的公款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虽然最初可能是挪用公款,但后来拒不归还且隐瞒去向,表明其主观故意已经发生了转变,从暂时使用公款变为永久占有公款,应当以贪污罪论处。 总之,挪用公款罪转化为贪污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否从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以及是否实施了足以体现这种故意转变的客观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准确认定行为的性质,以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