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完了账务要如何处理?
我公司有一批固定资产折旧已经提完了,但是我不知道后续账务该怎么处理。也不清楚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或者规范的操作流程,怕处理不好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想问问固定资产折旧完后,在账务上到底要怎么处理才是合规合法的。
展开


当固定资产折旧完后,账务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法规和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首先,我们要明白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简单来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其价值也会慢慢降低,我们把这种价值的降低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这就是折旧。 当固定资产折旧提完后,如果该固定资产还能继续使用,那么在账面上就不需要再进行折旧处理了,也就是不需要再从固定资产的价值里扣除折旧费用了。此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预计净残值。这里的预计净残值,就是我们在一开始预计固定资产报废时能收回的残余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如果固定资产折旧提完后不能再使用,需要进行报废处理,那么账务上就要把固定资产从账面上核销。具体的账务处理步骤是,先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比如,固定资产原值是100万元,累计折旧是95万元,预计净残值是5万元,那么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方登记固定资产清理5万元,累计折旧95万元,贷方登记固定资产100万元。然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像拆除费用、运输费用等,也要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清理过程中有残料收入或者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就作为固定资产清理的收益,冲减“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情况,将其结转到“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科目。如果是借方余额,就计入营业外支出,表示清理过程中有损失;如果是贷方余额,就计入营业外收入,表示清理过程中有收益。这样处理完后,固定资产就在账面上彻底核销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