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一方当事人印章签订假合同,涉嫌什么违法行为?
在商业活动中,遇到有人用伪造印章签假合同的事儿,心里很没底。不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怎么定性,会不会涉及犯罪,要是涉及犯罪又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想了解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伪造一方当事人印章签订假合同,可能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以及合同诈骗罪。 首先,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这些机构公章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例如,某人为了获取商业利益,私自伪造了某公司的印章,就可能触犯此罪。 其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犯罪行为。在伪造印章签订假合同的情形中,伪造公章往往是实施合同诈骗的手段之一。按照牵连犯的处理原则,一般仅按照合同诈骗罪进行惩处。比如,行为人伪造某企业印章后,用假印章签合同骗得对方大量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就会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具体的定罪和量刑,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