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有哪些,新消法55条欺诈该如何认定及赔偿?

我在购物时感觉商家好像有欺诈行为,不太确定这到底算不算。想弄清楚从法律角度,欺诈行为具体是怎么认定的,特别是新消法55条里关于欺诈认定的情况,还有要是真认定是欺诈,赔偿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欺诈认定
  • #新消法
  • #消费欺诈
  • #欺诈赔偿
  • #法律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欺诈行为是指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而采取的虚假陈述、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欺骗他人的行为。它不仅涉及民事法律关系,也可能涉及刑事法律关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欺诈行为的认定一般需要具备下列条件:首先是虚假陈述或者隐瞒真相,也就是当事人对于合同中所陈述的事实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虚假陈述,或者故意或者过失隐瞒真相;其次是欺骗行为,即通过虚假陈述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对方误认为其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从而被其所欺骗;最后是损失,即对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为相信了虚假陈述或者隐瞒真相而遭受到了经济损失。 在刑事法律关系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欺诈罪的认定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虚假陈述、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也就是犯罪嫌疑人通过这些手段,导致他人误认为其所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二是明知是虚假陈述、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即犯罪嫌疑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欺骗行为,却仍然进行;三是目的是非法占有,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财产利益。 新消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具体欺诈行为比如商家虚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功能、性能等,或者虚构销售、奖励、抽奖等活动;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 相关概念: 欺诈行为:为谋取不当利益,用虚假陈述、隐瞒真相等手段欺骗他人的行为。 虚假陈述:对事实作出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表达。 隐瞒真相:故意不透露真实信息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