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欺诈的认定标准以及赔偿是怎样的?
我在购物时感觉商家可能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心里很疑惑。就是买东西时,价格方面有些奇怪,和宣传的不太一样。想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要是真遇到了价格欺诈,我能得到怎样的赔偿,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展开


商品价格欺诈,简单来说,就是商家用一些虚假或者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价格手段,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和他们进行交易。 关于认定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有多种情况可认定为价格欺诈。比如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相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诱骗购买;对同一商品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却以高价结算;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等标价诱导交易;标示的一些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降价销售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销售处理商品不标示处理品和价格;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情况;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虚构原价、降价原因等诱骗购买;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诱骗交易;采取掺杂、掺假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等。 在赔偿方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概念: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