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移送公安后被退回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个事儿,有个行政案件被移送到公安那边了,结果现在公安又给退回来了。我不太清楚这后续该怎么办,是有什么条件公安才会退回吗?退回之后行政这边又该怎么处理这个案件呢?实在是有点迷茫,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在探讨行政案件移送公安退回后的处理办法之前,我们先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行政案件通常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而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可能涉嫌犯罪时,就需要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意见等材料。如果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会将案件退回行政机关。一般来说,退回的原因可能包括: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等。 当行政案件被公安退回后,行政机关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因为材料不齐全被退回,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补充完善相关材料,并再次移送。若经核实确实不存在犯罪事实,行政机关则应当继续按照行政程序对案件进行处理,依据相关的行政法规作出行政处罚等决定。例如,对于一些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 此外,行政机关在处理被退回的案件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服,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