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罪判3年还需要给死者家属钱吗


在肇事罪被判处3年刑罚后,仍然需要给死者家属钱。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要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接受法律的制裁,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而民事赔偿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主要是对受害人进行经济上的补偿。 在肇事罪中,肇事者的犯罪行为往往会给死者家属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所以,肇事者需要对死者家属进行民事赔偿,以弥补他们所遭受的损失。 其次,刑事判决并不会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诉讼主要是为了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而民事诉讼则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得到经济上的补偿。两者的目的和功能不同,不能相互替代。即使肇事者被判处了刑罚,也不能因此而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积极赔偿死者家属的损失,取得他们的谅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肇事者的量刑产生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综上所述,肇事罪判3年后,仍然需要给死者家属钱。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慰藉和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