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对财产所有权是如何规定的?
我想了解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章里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我自己有些财产方面的事情,比如不知道财产所有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怎样的,想通过了解法律规定来弄清楚。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废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取代。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原《民法通则》第五章关于财产所有权的规定。财产所有权指的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占有就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使用是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收益是通过财产获取经济利益;处分则是决定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命运。 原《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了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在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面,第七十二条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同时,原《民法通则》还对国家财产、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以及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保护进行了规定。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如今在《民法典》中,物权编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财产所有权等相关规定,对民事主体的财产权益提供了更全面和细致的保护。如果在财产所有权方面遇到问题,可以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