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于妨碍民事诉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
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我发现对方似乎有一些行为干扰了正常的诉讼流程,像是故意不提供关键证据。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处理,想了解下对于妨碍民事诉讼的各种行为,法院具体的应对措施都有哪些 。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出现妨碍诉讼的行为,法院会依据具体情形采取不同措施。 首先是拘传。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就可以实施拘传。简单说,就是有些被告必须要到法庭来,法院两次通知了还不来,那就可以强制把他带来。 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法院可以先进行训诫,也就是批评教育,也可以责令其退出法庭,情节严重些的会处以罚款、拘留。要是有人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那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相对轻的,也会罚款、拘留。 另外,对于有一些特定行为的人,法院也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包括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法院审理案件;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法院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等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拒不履行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这些都有明确规定 。通过这些措施,保证民事诉讼能够公正、有序地进行。 在罚款金额上,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拘留期限为十五日以下。罚款和拘留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