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要如何取消担保?


担保人想要取消担保,有多种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约定解除的情况。如果担保合同中约定了担保期限,当这个期限届满时,担保关系就会自动解除。这就好比您和别人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内为一件事提供担保,时间一到,这个担保任务自然就结束啦。相关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相关规定,它认可这种基于双方事先约定的担保期限来解除担保关系的方式。 其次是协商解除。经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三方一致同意,是可以解除担保合同的。这就像是一场三方的合作,大家都同意结束合作关系,那么担保合同就能解除。例如在一些民间借贷中,三方经过沟通,都认为不再需要担保了,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取消担保 。 然后,如果主合同被确认无效,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通常也会随之无效,担保关系也就解除了。这是因为主合同是基础,主合同无效,基于它产生的担保合同自然也失去了效力。比如主合同因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无效,那么对应的担保合同也会无效。 另外,在一些特殊法定情形下,担保人也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从而相当于取消担保。比如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等情形。在这些情况下,担保人有证据证明的话,是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的,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例如,如果债权人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欺骗担保人进行担保,担保人发现后有权利主张不承担担保责任。 还有,当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些规定是对担保人权益的保障,防止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担保责任发生不合理的变化。 总之,担保人取消担保要依据具体情况,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