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是怎么认定和量刑的?
我朋友跟我说他遇到一件事,有人跟他承诺投资能有超高回报,结果钱给出去后就没了下文。我怀疑这是诈骗,但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像这种情况怎么认定是不是诈骗,要是真的是诈骗,又会怎么量刑呢?
展开


在法律上,认定诈骗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归还骗取的财物,而是想将其据为己有。比如,某人编造自己有特殊渠道能买到低价房产的谎言,收取他人的购房款后消失不见,这就体现了其非法占有的目的。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式。虚构事实是指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例如,骗子谎称自己是某知名企业的高管,能为他人安排高薪工作,从而骗取钱财。隐瞒真相则是指故意不透露真实情况,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知作出财产处分。 此外,被害人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而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最后导致财产损失。比如,被害人相信了骗子的谎言,将自己的积蓄转给了对方。 关于诈骗罪的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一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