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如何支招保护个人信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律师支招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并且会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说明。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当遇到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情况时,要先了解信息收集方的用途和保密措施。比如在注册网站账号时,仔细阅读隐私政策,看其是否会将您的信息共享给第三方。如果发现隐私政策不合理或者存在风险,应谨慎提供信息。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对于个人信息存储,要妥善保管含有个人信息的载体。比如身份证、银行卡等,不要随意借给他人。如果丢失,要及时挂失补办。同时,对于存储有个人信息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要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新。《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规定,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 另外,在网络社交方面,要注意隐私设置。避免在公开平台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很多社交平台都提供了隐私设置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滥用,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总之,保护个人信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遇到问题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