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不处理多久会自动结案?


在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很多人会关心如果不处理,多久会自动结案。其实,交通事故并不会自动结案。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来详细解释。 首先,从交警部门的处理流程来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会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这只是认定书的出具时间,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案。交警的主要职责是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即使认定书出具了,如果涉及赔偿等问题没有解决,案件也不算结束。 接着,说说赔偿方面。交通事故的赔偿通常涉及到双方当事人协商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双方能够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签订赔偿协议并履行完毕,那么案件可以视为结案。但如果协商不成,就可能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在三年内,受害人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其胜诉权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自动结案。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会因为一些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 此外,在民事诉讼中,案件的审理时间也没有绝对的自动结案期限。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批准可以延长。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不存在自动结案的说法。它的处理涉及到交警认定责任、双方协商赔偿以及可能的民事诉讼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规定,但都不是自动结案的期限。当事人应当积极处理交通事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