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资料应当保存多少年?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在整理财务资料的时候,对于涉税资料的保存年限不太清楚。我担心保存时间不够会违反法律规定,也怕保存太久占地方。所以想问问,涉税资料到底应该保存多少年呢?
展开


涉税资料的保存年限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 其中,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是指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对某些特定的涉税资料有不同的保存期限要求。比如,对于一些涉及到特别纳税调整的资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规定,企业应当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按纳税年度准备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其关联交易的同期资料。其中,主体文档应当在企业集团最终控股企业会计年度终了之日起12个月内准备完毕;本地文档和特殊事项文档应当在关联交易发生年度次年6月30日之前准备完毕。同期资料应当自税务机关要求的准备完毕之日起保存10年。另外,如果企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也有相关规定,像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保管期限为30年。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涉税资料的保存符合规定。因为如果未按照规定保管涉税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就包括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所以,企业和纳税人要重视涉税资料的保存,避免因保存不当而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