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出轨财产如何分配?


婚内出轨财产分配问题是很多人在面临婚姻变故时所关心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和分配原则。 首先,我们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在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一般遵循的是公平原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里的无过错方,如果另一方存在婚内出轨的情况,无过错方就是未出轨的一方。也就是说,在分配财产时,法院会倾向于保护未出轨一方的权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婚内出轨并不必然导致出轨方少分财产。虽然法律规定了照顾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轨方就一定会少分财产。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出轨的程度、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双方的经济状况等。 如果有证据证明出轨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此外,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后签订了财产协议,对财产的分配有明确约定的,只要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在离婚时就会按照协议的约定来分配财产。 综上所述,婚内出轨财产的分配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