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经济应该怎么分担?
我刚结婚不久,和爱人在经济分担方面有点迷茫。不知道是各管各的钱,还是统一管理,也不清楚各项家庭开支该按什么比例承担。想了解在法律层面,对于夫妻经济分担有没有相关规定和指导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夫妻经济分担涉及到夫妻财产制度。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财产制度有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两种。 法定财产制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在经济分担上,对于家庭的日常开支,如衣食住行等费用,通常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因为这些开支是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运转,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例如,购买生活用品、支付水电费等费用,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分担。 而约定财产制则允许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对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进行约定。如果夫妻双方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即各自的收入归各自所有,那么在经济分担上,双方可以按照约定来处理家庭开支。比如,双方可以约定一方负责偿还房贷,另一方负责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等。 此外,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共同偿还。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总之,夫妻经济分担既可以遵循法定财产制的原则,也可以通过约定财产制来明确。在实际生活中,夫妻双方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意愿,通过平等协商来确定合理的经济分担方式,以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