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不给发票该如何做账?
我进货的时候供应商没给发票,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记账了。我担心不按规定做账会有麻烦,也不清楚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怎么做账才符合法律要求。想了解一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展开


在商业交易中,发票是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重要原始凭证。当进货没有取得发票时,做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税务方面的规定。 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即使没有发票,企业实际发生的进货业务也应该如实记录。根据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要商品或服务已经收到并使用,就应当确认相应的成本或费用。企业可以根据采购合同、入库单、付款凭证等资料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并据此进行账务处理。例如,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科目。 然而,在税务处理上,没有发票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没有发票等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相关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能不被允许扣除,从而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税负。 为了降低税务风险,企业应该尽量取得发票。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取得发票,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协商解决,要求其补开发票。如果确实无法取得发票,企业可以准备好能证明业务真实性的其他资料,如合同、运输单据、验收记录等,以备税务机关检查。在税务申报时,要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总之,企业在进货没有发票时做账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要妥善处理税务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