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票能否入账?
我在处理公司账目时,遇到了一些支出没有发票的情况。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这些支出入账,入账会不会有什么风险,也不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入账是指将经济业务记录到会计账簿中。一般来说,发票是企业入账的重要原始凭证,但没有发票也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入账。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使没有发票,也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将其入账。例如,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需要发票,凭借工资表等相关凭证就可以入账。 然而,从税务处理的角度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同时,税务机关通常要求企业提供合法有效的凭证来证明这些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发票是最常见的合法有效凭证。如果企业没有取得发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这些没有发票的支出可能不被税务机关认可,不能在税前扣除,企业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即使没有发票也可以在税前扣除。比如,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 综上所述,没有发票可以入账,但在税务处理上要区分不同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以避免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