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贪污受贿罪中从重情节该如何适用?

我有个亲戚涉及贪污受贿案件,听说这类犯罪有从重情节,但不清楚具体怎么适用。我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审判里,这些从重情节是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考虑,又是如何影响最终判决结果的,希望能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
展开 view-more
  • #贪污受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贪污受贿罪中,了解从重情节的适用对于准确量刑至关重要。首先,我们来明确贪污受贿罪的概念。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关于从重情节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的贪污受贿犯罪应从重处罚。比如,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这是因为这些款物是用于保障特殊群体利益或应对紧急情况的,贪污这类款物会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所以要从重处罚。 多次索贿也是从重情节之一。索贿本身就体现了受贿人的主观恶性和主动性,多次索贿更是表明其行为的持续性和恶劣性,因此法律规定要加重处罚。 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情况,同样属于从重情节。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还对公共利益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在量刑时会予以更严厉的考量。 此外,在国家机关开展专项工作期间实施贪污受贿犯罪的,也会被认定为从重情节。这是因为在专项工作期间,需要公职人员恪尽职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在此期间实施犯罪会严重干扰工作秩序,影响工作效果,所以要从重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些从重情节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法官会审查相关证据,判断犯罪行为是否符合上述从重情节的条件。一旦认定存在从重情节,在量刑时会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相对较重的刑罚。例如,如果没有从重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是有期徒刑三年,而存在从重情节时,可能就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甚至更重。这体现了法律对贪污受贿犯罪中严重情节的严厉打击态度,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