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避免被起诉赡养?
最近和家里人因为赡养老人的事情闹得不太愉快,心里有些担心会被起诉。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讲,具体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被起诉赡养这种情况,希望能得到详细准确的解答。
展开


要避免被起诉赡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运用多元化调解策略并保持耐心、细致与诚信。在面对赡养相关问题时,积极通过调解来解决。调解是一种平和的纠纷解决方式,比如找居委会、村委会或者专门的调解机构来帮忙沟通协调。在这个过程中,要真心实意地去处理问题,不能敷衍。 其次,明确问题关键并针对性解决。要清楚矛盾的核心在哪里,是赡养费的金额谈不拢,还是赡养方式有分歧等。找准问题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同时,在调解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赡养纠纷的履行,也就是最终如何落实赡养责任,还要兼顾其他相关矛盾的化解,因为家庭矛盾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再者,要清楚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所以,主动了解自己在赡养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依法履行,就能从根本上减少被起诉的风险。 另外,注重道德层面。赡养老人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道德要求。从道德角度出发,关心父母的生活和情感需求,让父母感受到关爱,也能有效避免矛盾激化到起诉的地步。 最后,提升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一方面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白不履行赡养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关概念: 赡养: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