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不用进行赡养?
我最近因为家庭的一些状况,对赡养义务这方面的规定不太清楚。我想了解一下,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从法律角度来说是可以不用进行赡养的呢?是和经济状况有关,还是涉及一些特殊事件,希望能详细了解下具体情况。
展开


在我国,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这是法律明确规定且不能随意免除的。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可能出现不用进行赡养(此处指不用给付赡养费等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义务不一定免除)的情况。 首先,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在这种情况下,子女自身都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可能没有能力承担赡养老人的经济责任。比如,因重大疾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成年子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里从侧面说明了如果成年子女自身无经济能力,是可以考虑免除给付赡养费义务的。 其次,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这种情况下,整个家庭都面临经济困境,难以拿出额外的资金用于赡养老人。 最后,当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父母丧失要求被害子女赡养的权利,对子女来说可以免除赡养义务。这是因为父母严重侵害了子女的权益,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要求。但如果被害子女自愿赡养的,法律并不禁止。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上述可以免除给付赡养费的情况下,成年子女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通常不能免除。比如,子女还是应该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在老人身体不适时给予照顾等。 相关概念: 赡养义务:简单说就是成年子女对父母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责任。 法定义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