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款利息该如何计算?


在法律中,拆迁补偿款利息的计算是有相应规则和依据的。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利息的概念。利息其实就是资金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成本,就好比我们把钱存银行,银行会给我们利息;反过来,别人占用了我们的钱,也应该支付给我们利息。 对于拆迁补偿款利息的计算,一般遵循公平合理、弥补损失的原则。从法律依据来看,虽然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详细规定拆迁补偿款利息的具体计算方式,但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违约责任和金钱债务利息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拆迁补偿的场景中,如果拆迁方没有按照约定及时支付补偿款,就构成了违约,被拆迁人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利息损失的责任。 关于计算利息的起算时间,通常从拆迁补偿协议约定的支付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要是协议里没有明确约定支付期限,那么可以从被拆迁人实际交付房屋或者土地等被拆迁标的物之日起算。 计算利息所采用的利率,在实践中有不同的确定方法。一种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来计算。比如,如果拆迁补偿款延迟支付的时间对应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 4%,那么就可以按照这个利率来计算利息。另一种情况,如果拆迁补偿协议中有明确约定利息计算方式和利率,那么就按照协议约定来执行。例如,协议约定若逾期支付补偿款,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的利率计算利息,那就依此计算。 假设拆迁补偿款是 100 万元,协议约定应在 2024 年 1 月 1 日支付,但拆迁方直到 2024 年 7 月 1 日才支付。如果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3.85%来计算,这半年(181 天)的利息 = 1000000×3.85%×(181÷365)≈ 19020.55 元。 总之,拆迁补偿款利息的计算要综合考虑协议约定、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被拆迁人如果遇到拆迁补偿款利息计算的问题,应当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