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和保本点怎么算?


首先来说毛利率的计算。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扣除直接成本后,每一元销售收入能带来多少毛利。通俗来讲,毛利就是你卖东西赚的钱去掉进货成本剩下的那部分。 毛利率的计算公式是:毛利率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这里的销售收入就是你卖东西总共收到的钱,销售成本就是你进货花的钱。举个例子,假如你开了一家服装店,一件衣服进价是50元,你以100元的价格卖出去,那么销售收入就是100元,销售成本是50元。按照公式计算,毛利率 =(100 - 50)÷ 100×100% = 50%。这就意味着每卖100元的衣服,你能有50元的毛利。 接下来是保本点的计算。保本点也叫盈亏平衡点,就是企业在这个点上,收入刚好等于成本,不赚不赔。计算保本点,我们需要用到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售价这些数据。 保本点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是以销售量来计算,公式是:保本销售量 = 固定成本÷(单位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就是那些不随销售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比如房租、设备折旧等;单位变动成本是每生产或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像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另一种是以销售额来计算,公式是:保本销售额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单位售价 -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售价×100%。 比如你开的这家服装店,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等固定成本是5000元,每件衣服的进价(单位变动成本)是50元,售价是100元。先算边际贡献率 =(100 - 50)÷ 100×100% = 50%,再算保本销售额 = 5000÷50% = 10000元。也就是说你每个月至少要卖出10000元的衣服才能不赔本。从销售量角度算,保本销售量 = 5000÷(100 - 50) = 100件,即要卖出100件衣服才能保本。这些计算在《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中都有相应的逻辑依据,它们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规划生产和销售,评估经营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