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如何计算?


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缴费金额的计算,二是养老金领取金额的计算。 先来说缴费金额的计算。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是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的。一般情况下,单位缴费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缴费比例通常不超过20%;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8%。例如,小李月工资是5000元,那么他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是5000×8% = 400元,而他所在单位每月为他缴纳的费用假设单位缴费比例是16%,则是5000×16% = 800元。这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再看养老金领取金额的计算。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指参保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参保人当年缴费工资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举个例子,老张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6000元,他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缴费年限30年,个人账户储存额有20万元,60岁退休。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就是6000×(1 + 1)÷2×30×1% = 1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200000÷139 ≈ 1439元,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就是1800 + 1439 = 3239元。这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相关规定来计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