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计划成本法该如何核算?

我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最近接触到计划成本法核算的业务,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操作。想了解下计划成本法核算的详细步骤和方法,比如怎么确定计划成本,差异又该怎么处理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计划成本核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计划成本法是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简化会计核算工作,也便于对存货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计划成本法的核算过程。 首先,我们要理解计划成本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计划成本是企业预先制定的存货单位成本,它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成本值。而实际成本就是企业取得存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成本差异。 在核算过程中,第一步是按计划成本进行存货的收入和发出核算。当企业购入存货时,按照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等科目,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这就是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就是节约差异,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例如,某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10,500 元,计划成本为 10,000 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 贷:材料采购 10,500 如果实际成本是 9,800 元,计划成本是 10,000 元,分录则为: 借:原材料 10,000 贷:材料采购 9,8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 第二步是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是用来调整发出存货计划成本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成本差异的平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第三步是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调整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 × 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 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 ±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用“ + ”,节约差异用“ - ”。 例如,企业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50,000 元,成本差异为超支 1,000 元;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100,000 元,成本差异为节约 2,000 元。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80,000 元。 首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0 - 2,000)÷(50,000 + 100,000)× 100% = -0.67%(节约差异) 然后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 80,000 ×( -0.67%) = -536 元 最后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80,000 - 536 = 79,464 元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存货,也应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核算,确保存货成本的准确计量和信息披露。通过计划成本法的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存货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